2024年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工类型有哪些?


在2024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工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是全日制用工,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用工形式。全日制用工指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按法律规定是比较固定且较长的。一般来说,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在这种用工类型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需要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公司的普通员工,每天按照公司规定的时间正常上下班,就属于全日制用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其次是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比较灵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这种用工形式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并且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时,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比如一些兼职的小时工,他们可能每天只工作几个小时,就属于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另外,还有劳务派遣用工。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单位支付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在劳务派遣中,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形成劳动关系,但实际工作地点是在用工单位。《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最后,还有劳务外包用工。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公司内的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内容发包给相关的机构,由其自行安排人员按照企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或职能工作内容。在劳务外包中,企业与承包方签订外包合同,承包方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有所不同,它更侧重于业务的整体外包。虽然《劳动合同法》没有对劳务外包作出专门的详细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不同的用工类型在法律规定、权利义务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该了解这些用工类型的特点,按照法律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