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大经济犯罪金额标准有哪些?


重大经济犯罪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而是涉及到多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的统称,不同的经济犯罪有不同的金额标准。以下为你介绍一些常见经济犯罪在2024年所适用的相关金额标准: ### 诈骗罪 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一般来说,“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在司法实践中可视为重大经济犯罪的范畴。 ### 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一种犯罪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当数额达到相对较高程度时,如达到当地司法实践中认定的“数额巨大”标准(通常在几十万元以上),会被认定为重大经济犯罪。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等达到更严重程度的,会被认定为重大情形。 ### 集资诈骗罪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上述司法解释,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巨大”及以上通常会被视为重大经济犯罪。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具体的金额标准在不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并且法律规定也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进行调整。在判断是否构成重大经济犯罪时,除了金额标准外,还会综合考虑犯罪的情节、造成的后果等其他因素。如果涉及具体的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