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农村征地有哪些程序及流程?
在2024年,农村征地需要遵循一系列法定的程序和流程,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拟征收土地预公告。根据《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拟申请征收土地的,应当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将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和社会保障等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预公告的目的是让被征地的农民提前了解征地相关信息,保障其知情权。
接着是土地现状调查。相关部门会对拟征收土地的位置、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权属、种类、数量等情况进行调查确认。这一步骤是为了准确掌握被征收土地的实际情况,以便后续合理确定补偿方案。
然后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征收土地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等。只有在评估结果显示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才会继续推进征地工作。这是为了确保征地过程的平稳有序,减少可能出现的社会矛盾。
之后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该方案要包括征收范围、土地现状、征收目的、补偿方式和标准、安置对象、安置方式、社会保障等内容。并且要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公告至少三十日,听取意见。如果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在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相关部门要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对个别确实难以达成协议的,在申请征收土地时要如实说明。
最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完成上述征地前期工作后,方可提出征收土地申请,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对征地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法定条件的予以批准。经依法批准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批准文件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在拟征收土地所在的乡(镇)和村、村民小组范围内发布征收土地公告,公布征收范围、征收时间等具体工作安排。随后,要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总之,整个农村征地程序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的,目的是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征地工作的顺利进行。农民朋友们在征地过程中要关注各个环节,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如果对征地程序或补偿等方面有疑问或不满,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空壳公司真的不怕强制执行吗?
公安机关在哪些情况下处理的算司法案件?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标准是什么?
报警了警察不重视该怎么办?
生育险包含哪些报销内容?
企业突然换法人有什么猫腻?
最低社保缴费基数是怎样规定的?
反垄断法私人诉讼有哪些条文?
女职工上夜班有哪些特别的劳动法规定?
扶养子女的一方再婚后死亡,子女由谁抚养?
现在离婚立案后转移财产有用吗?
协议离婚以后如何更改内容?
医疗事故中骨科医院有责任吗?
协议离婚可以在网上办理吗?
虚拟货币怎样认定诈骗行为?
怎样投诉法院执行局?
“两高”出台的办理抢夺刑事案件最新司法解释是什么?
关于完善企业贸易信贷登记管理有哪些相关问题?
怎样判断是否构成伪造人民团体印章罪?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