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有期徒刑最多能减多少?


8年有期徒刑最多能减4年。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罪犯,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所以对于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的罪犯,实际执行的刑期至少要4年,也就意味着最多能减4年。 不过,在实际的刑罚执行过程中,能否减刑以及减刑的具体幅度,还要看罪犯是否满足减刑条件。如果罪犯确实有改过自新表现或有立功表现的,每次减刑的最高刑期为一年有期徒刑;若罪犯确实有改过自新且有立功表现,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每次减刑的最高刑期则为两年有期徒刑。 而且,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通常需在执行一年六个月以上方可申请减刑,并且两次减刑之间应至少间隔一年。但要是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就可不受上述减刑起始和间隔时间的限制。 这里解释一下相关概念: 确有悔改表现: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首先,罪犯必须承认自己的罪行并对其表示忏悔;其次,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监规制度,积极接受教育改造;再次,要积极参与思想、文化、职业技术等方面的学习;最后,要积极投入到劳动中去,努力完成劳动任务。 立功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阻止他人实施犯罪活动;第二,检举揭发监狱内外的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过查证属实;第三,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第四,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取得显著成果;第五,在抢险救灾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突出;第六,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其他贡献。 重大立功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阻止他人实施重大犯罪活动;第二,检举揭发监狱内外的重大犯罪活动,经过查证属实;第三,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第四,拥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第五,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第六,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特别突出的表现;第七,对国家和社会做出其他重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