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职权不一定是犯罪吗?
我在工作中可能存在一些职权使用不太恰当的情况,心里有点慌。想了解下,是不是只要有滥用职权的行为就会构成犯罪呢,还是说存在一些情况,滥用职权不一定算犯罪呀?
展开


滥用职权确实不一定构成犯罪。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滥用职权。滥用职权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 在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表明构成滥用职权罪是有条件的,需要达到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程度。 那么,哪些情况属于没有达到犯罪标准呢?比如说,虽然有滥用职权的行为,但并没有造成实际的损害后果,或者造成的损害后果比较轻微,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重大损失的标准。例如,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审批一项小的项目时,违反了一点程序,但该项目最终顺利完成,没有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带来明显的损失,这种情况下可能就不构成犯罪。不过,即使不构成犯罪,这种滥用职权的行为也可能会受到党纪、政纪等方面的处分。 另外,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符合滥用职权罪的主体要件,也不构成该罪。滥用职权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就是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如果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使有类似滥用职权的行为,也不能以滥用职权罪来定罪。 总之,判断滥用职权是否构成犯罪,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体身份、行为的性质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多方面因素。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只要有滥用职权的行为就一定是犯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