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减免税款的会计分录是怎样的?
我是个小规模纳税人,最近了解到有减免税款的政策,但不太清楚减免税款的会计分录该怎么做。我想知道正确的分录形式是什么,借方和贷方分别该记什么科目,有没有特殊情况要注意的,希望懂的人能帮我解答下。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小规模纳税人减免税款相关概念。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减免税款则是国家为了扶持小规模纳税人发展而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只需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不需要设置专栏及除“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外的明细科目。当小规模纳税人达到增值税制度规定的免征增值税条件时,其会计分录为: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贷:其他收益。这里的“其他收益”是一个会计科目,用于核算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但不宜确认收入或冲减成本费用的政府补助等。
例如,某小规模纳税人按季度申报增值税,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假设增值税征收率为3% ),实现销售收入1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确认收入时,借:银行存款等 103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3000;符合减免条件时,借: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3000,贷:其他收益 3000。
如果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时,先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因开具专用发票就需要缴纳增值税,这种情况下就不享受减免。待后续符合一定条件红冲专用发票后,再按上述减免分录处理。所以,小规模纳税人在做减免税款会计分录时,要准确判断是否符合减免条件,并正确进行账务处理。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