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及管理效率的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赊销净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之比。以下为你详细解释其计算公式及相关概念。 首先,我们要明确应收账款周转率有两种表示形式,一种是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另一种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 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其中,赊销收入净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赊销收入减去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及销售折扣后的余额。它反映了企业实际通过赊销实现的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是指期初应收账款与期末应收账款的平均值,其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期初应收账款 + 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高,表明企业收账速度快,平均收账期短,坏账损失少,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强。例如,一家企业在一年内的赊销收入净额为 500 万元,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 80 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120 万元,那么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80 + 120)÷2 = 100 万元,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 500÷100 = 5 次。这意味着该企业的应收账款在一年内周转了 5 次。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365÷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表示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周转天数越短,说明企业收回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继续以上述企业为例,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365÷5 = 73 天,即该企业平均需要 73 天才能收回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在《企业财务通则》等相关规定中虽未明确提及具体公式,但它是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中的重要指标。企业可以通过计算该指标,评估自身的经营管理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