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指定管辖重新立案是什么意思?
我最近涉及一个行政诉讼案件,听说有指定管辖重新立案这个说法,但不太明白具体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它在实际的行政诉讼里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对我的案件有啥影响。
展开


行政诉讼指定管辖重新立案涉及到行政诉讼中的管辖规则和立案程序,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来了解一下行政诉讼指定管辖。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而指定管辖,指的是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指定管辖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决定。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比如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或者两个以上人民法院对案件的管辖权发生争议且协商不成等,此时就需要上级法院来指定管辖。 接着说重新立案。在行政诉讼指定管辖的情况下,当案件被指定到新的法院管辖时,往往需要重新立案。这是因为不同法院有各自独立的案件管理系统和流程。原来立案的法院可能因为管辖权的转移,无法继续对该案件进行审理,新的受指定法院要按照自己的立案程序,对案件进行重新登记、审查和受理。重新立案意味着案件要在新的法院重新开始整个诉讼流程,包括提交相关的诉讼材料、确定开庭时间等。 对于当事人而言,行政诉讼指定管辖重新立案可能会带来一些程序上的变化和时间上的调整。但这也是为了保证案件能够得到公正、有效的审理。当事人需要按照新法院的要求,积极配合重新立案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材料,以便推动案件的顺利进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