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搜查证有哪些法条规定?
我涉及一个行政案件,执法人员来搜查,但没出示搜查证。我想知道行政案件中关于搜查证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有哪些具体法条?我就想弄清楚他们执法合不合法。
展开


在行政案件里,搜查证是执法人员进行合法搜查的重要凭证。搜查证就好比一把“合法钥匙”,只有持有它,执法人员才能进入特定场所进行搜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这里虽然说的是检查,但在涉及到搜查时,相关的规范性要求是相通的。对于需要进行搜查等检查活动,要经过法定程序获得相应的证明文件。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五条明确提到,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其中就包括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人民警察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所属公安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公安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这表明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先实施相关措施,但后续要补办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六条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虽然此条主要说的是证据收集,但整体体现了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遵循法定程序的原则。搜查证的获取和使用也是法定程序的重要部分,没有合法的搜查证,执法人员的搜查行为可能就不合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