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实认定部分上诉是否可以?
我之前打了一场官司,法院的判决我觉得对事实认定有问题。比如明明对方提供的证据有疑点,可法院还是采信了,导致判决结果对我不利。我想问问,这种对事实认定部分有异议的情况,能不能提起上诉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对事实认定部分是可以上诉的。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的法律原理和依据。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事实认定。事实认定是指法院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以及庭审情况,对案件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判断和确定。例如在一个买卖合同纠纷中,货物是否交付、交付的货物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等这些具体情况的判断,就属于事实认定的范畴。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这里并没有限制只能对法律适用问题上诉,所以对事实认定部分有异议同样可以上诉。
当当事人对事实认定部分上诉后,二审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也就是说,二审法院会重新审视一审中关于事实认定的部分。如果二审法院发现一审法院在事实认定上确实存在错误,比如证据采信不当、事实查明不清等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规定,二审法院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不过,当事人在上诉时需要有合理的理由和相应的证据支 持自己对事实认定的异议。如果只是单纯的觉得一审认定的事实不对,但没有提供新的证据或者合理的证据分析,二审法院可能不会支持上诉请求。例如,你认为对方提供的某份关键证据是伪造的,那你就需要提供能够证明该证据是伪造的相关材料,如鉴定报告等。
总之,当事人对事实认定部分是可以上诉的,这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权利,目的是保障司法的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