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定违约金?
最近在研究合同相关的法律知识,看到了法定违约金这个概念。不太清楚法定违约金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和我们平常说的违约金有啥不一样?想了解一下法定违约金在实际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是怎么体现和发挥作用的。
展开


法定违约金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的违约金。简单来说,就是法律明确规定了在某些特定的合同关系或者违约情形下,违约方需要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或者按照一定比例的金钱作为违约金 ,不需要合同双方自己去约定。 比如在一些常见的合同类型中,像借款合同、租赁合同等,法律可能就会针对某些典型的违约情况设定法定违约金。这是为了在合同双方没有就违约金进行详细约定时,也能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来约束违约行为,保护守约方的合法权益。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在一些特定情形下适用法定违约金规则。法定违约金具有强制性,只要出现了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形,违约方就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支付违约金。 与约定违约金不同,约定违约金是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自行协商确定的违约金数额或计算方式。而法定违约金是法律基于公平、合理等原则事先设定好的。法定违约金的存在,让合同关系在面对违约情况时有了基本的保障和规范,即使合同条款不够完善,也能依据法律来追究违约方的责任。 相关概念: 法定违约金:由法律直接规定的违约金。 约定违约金:合同双方自行协商确定的违约金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