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违约金的计算标准是什么?


合同违约金的计算标准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如果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那么应当按照约定来赔偿违约金。这里的约定既可以是具体的违约金数额,也可以是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例如,双方约定若一方违约需支付对方1万元违约金,那么违约发生时就按此约定执行。 要是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这是为了保证公平合理,避免违约金的约定偏离实际损失太多。比如,因为对方违约给你造成了5万元的损失,但合同约定的违约金只有1万元,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请求增加违约金。 如果双方没有约定违约金,那就可以按照实际造成的损失承担违约责任。比如一方延迟交付货物,导致另一方产生了额外的运输费用、耽误生产造成的损失等,这些实际损失都可以要求违约方赔偿。 在买卖合同中,如果就逾期付款违约金未作约定,按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1.3倍至1.5倍标准计算。依据是《买卖合同解释》(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四条第四款规定,买卖合同没有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或者该违约金的计算方法,出卖人以买受人违约为由主张赔偿逾期付款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类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为基础,参照逾期罚息利率标准计算。 另外,当当事人提出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计算标准过高或者过低时,人民法院可以建议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予以调整。若当事人不同意调整,人民法院可参照同类型案件违约金之中等标准予以核定,体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相关概念: 违约金: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