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医生遇到医疗事故该怎么处理?


当值班医生遇到医疗事故时,需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妥善处理。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处理医疗事故的步骤和相关依据。 首先,值班医生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在遇到医疗事故时,必须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救治,尽最大努力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进一步扩大。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其次,要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这样做是为了让医疗机构能够及时掌握事故情况,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 再者,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同时,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的有关情况。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另外,对于医疗事故相关的病历资料和现场实物等要进行妥善保管。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指定时,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证后续处理和鉴定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最后,如果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值班医生要积极配合医疗机构参与处理过程,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和证据。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值班医生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的规范,以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维护自身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