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律师吗?
我在遇到法律问题咨询时,接触到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律师这两类人。我不太清楚他们之间的区别,想知道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能不能等同于律师呢?他们在提供法律服务上有啥不一样的地方不?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并不是律师,二者存在多方面的区别。
从概念上来说,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符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规定的执业条件,经核准执业登记,领取《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在基层法律服务所中执业,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而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在职业准入方面,成为律师需要先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然后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经考核合格后,才能申请律师执业证书。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考试难度和职业门槛相对较低。符合一定的学历条件(如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等),通过相关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资格考试,就可以申请执业证。
业务范围上,虽然二者都可以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代理参加民事、行政诉讼等法律服务。但律师的业务范围更为广泛,在刑事诉讼中,律师可以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辩护等服务,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刑事业务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不能办理刑事案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规定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执业条件、业务范围等内容。总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律师在法律上是 不同的职业群体。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