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协议有法律保障吗


投资协议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是有法律保障的。 首先,投资协议本质上属于合同,合同生效有三个必要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主体适格,简单说就是签协议的人得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他们签的投资协议通常就是无效的。第二个条件是意思表示真实,就是说签协议的时候,双方都是真心实意,没有被欺骗、胁迫等情况。要是一方是被强迫签的协议,那这个协议的效力就有问题。第三个条件是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也不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比如投资协议约定去从事违法犯罪活动,那肯定是不行的,协议也会被认定无效。 当投资协议符合这些条件,就受到法律保障。要是一方违约了,另一方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比如,在投资协议里约定好了分红时间和金额,一方不按时给分红,另一方就可以要求其按协议继续履行分红义务,或者赔偿因为没按时分红给自己造成的损失。 另外,如果投资协议无效,处理方式一般是这样:双方各自返还相应财产,不能返还或无返还必要的,应当折价赔偿。有过错的一方要赔偿对方因此受到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那就各自承担相应责任。例如,投资人向企业投入资金,企业应该返还本金和相应银行利息;要是投资人已经获得相应收入,也得酌情折价抵偿或返还给企业。 相关概念: 主体适格:指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并承担相应责任。 意思表示真实:签订协议等民事行为时,内心想法与外在表示一致,不存在欺诈、胁迫等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 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法律中明确规定,违反该规定将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强制性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