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规章在行政诉讼中是否只居于参照地位?

我在了解行政诉讼相关知识时,对规章的地位不太清楚。在行政诉讼里,规章是不是仅仅处于参照的地位呢?我想知道这背后的法律依据和具体情况,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view-more
  • #行政诉讼规章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行政诉讼中,规章的确只居于参照地位。下面为你详细解释其中的缘由和相关的法律规定。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参照”的含义。“参照”和“依据”不同。“依据”意味着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必须按照该规定来作出判决;而“参照”则是指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可以参考规章的规定,但并非必须完全依照规章来判决。也就是说,法院对规章有一定的审查权,如果规章符合上位法,就可以适用;如果不符合上位法,法院可以不予适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 之所以让规章处于参照地位,是因为规章的制定主体多样,其规范性和权威性相对法律、行政法规等来说较低。而且在实践中,可能存在规章与上位法不一致,或者规章之间相互冲突的情况。赋予法院对规章的“参照”权,能够保证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更好地维护法律体系的统一和公正。 当法院在参照规章时,如果发现规章与法律、行政法规不一致,或者规章之间相互冲突,法院可以向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等有关机关提出处理建议。这些机关会根据法定程序,对规章进行审查和处理。 综上所述,规章在行政诉讼中只居于参照地位,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有助于保障行政诉讼的公正和合法。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