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配利润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吗?
我在了解公司财务和权益相关知识时,看到了未分配利润这个概念,感觉有点复杂,不太能理解。想知道未分配利润是不是真像说的那样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它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实际中会带来哪些影响,希望能详细了解一下。
展开


未分配利润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未作分配的利润,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在未进行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从数量上看,企业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出的利润后的余额。 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明特定用途的利润。相对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企业对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自主权。 容易产生误解的点在于,很多人以为企业有巨额未分配利润就可以分配股利。其实只有从未分配利润中剔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后的数额才是实实在在能分配股利的。如果剔除后很小甚至为负数,那就没办法分配股利。 从法律规定来看,《公司法》规定,分配利润之前,应当提取法定公积金,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意公积金,之后才可以分配给股东。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这说明未分配利润的分配不是随意的,有严格的法定程序。 相关概念: 未分配利润: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法定公积金: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任意公积金: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还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