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房产中介买房需要避免哪些坑呢?


在找房产中介买房时,为避免遭遇各种问题,以下这些坑需要格外注意。 首先是房源信息真实性的问题。一些不良中介可能会提供虚假的房源信息,比如房屋的实际情况与描述不符,包括房屋面积、房龄、装修状况等。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中介在提供房源信息时,如果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提供虚假信息,就可能构成欺诈。这不仅会浪费购房者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导致后续的交易纠纷。购房者在看到心仪房源时,一定要仔细核实房屋的产权状况、是否存在抵押、查封等限制交易的情况。可以要求中介提供相关的产权证明文件,并到当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进行查询。 其次是中介费用方面的坑。部分中介可能会在合同中设置一些模糊的条款,在交易过程中额外收取不合理的费用。《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三条规定,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对中介人的报酬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根据中介人的劳务合理确定。因中介人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该合同的当事人平均负担中介人的报酬。所以购房者在签订中介服务合同前,一定要明确中介费用的具体金额、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避免被中介以各种理由多收费。 再者是交易流程不规范的问题。一些中介为了促成交易,可能会简化交易流程,忽略必要的手续和环节。比如在办理房屋过户手续时,不按照规定的程序操作,导致购房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根据相关的房地产交易管理规定,房屋买卖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法定程序,包括签订合同、网签、资金监管、过户等。购房者应该要求中介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另外,还有可能遇到中介隐瞒房屋质量问题的情况。中介为了尽快促成交易,可能会故意隐瞒房屋存在的质量问题,如漏水、墙体裂缝等。根据《民法典》第五百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购房者在看房时要仔细检查房屋的质量状况,必要时可以聘请专业的房屋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如果发现中介隐瞒了房屋质量问题,购房者有权要求中介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最后,要注意中介的资质和信誉。选择有良好信誉和资质的中介机构,可以降低交易风险。购房者可以通过查询中介机构的营业执照、备案证书等方式,了解其是否具备合法经营的资格。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朋友等渠道了解中介机构的口碑和服务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