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的保证金一般是多少?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数额没有一个固定的全国统一标准哦。首先,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 》,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 然后,决定机关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具体数额。一方面会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如果犯罪嫌疑人平时表现比较好,犯罪情节也比较轻微,可能逃跑或者再犯罪的可能性小,那保证金数额可能相对低一些;要是犯罪嫌疑人有逃跑风险或者再犯可能性大,保证金数额就可能高些。 另一方面,案件的情节、性质也很关键。对于经济犯罪、侵犯财产犯罪或者其他造成财产损失的犯罪,可以按涉案数额或者直接财产损失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收取保证金的数额标准。例如,涉及诈骗金额10万元的案件,那保证金可能会在10万到30万之间来确定。对于其他刑事犯罪,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保证金的数额标准一般可以确定在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 。 另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会被纳入考量。如果犯罪嫌疑人经济条件较好,当地经济水平较高,保证金数额也可能相应高一点。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提到,取保候审的决定机关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审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被取保候审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保证金的数额。 总之,保证金数额要综合多种因素确定。只要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规定,在变更、取消强制措施时,保证金都会如数退还。 相关概念: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保证金: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保证遵守取保候审规定而向司法机关缴纳的一定数额金钱。若违反规定,保证金可能被没收;若遵守规定,结束时会退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