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具体包含哪些?


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等各个环节,对保险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准则。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保险合同的主要基本原则。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的首要原则。这要求保险活动的各方当事人在签订和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持诚实、守信。对于投保人而言,要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即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将与保险标的有关的重要情况如实向保险人陈述。比如在购买健康保险时,要如实告知自己的既往病史等情况。如果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对于保险人来说,要履行说明义务,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特别是对免责条款要进行明确说明。 保险利益原则也是重要原则之一。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如果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无效。例如,在财产保险中,被保险人对其拥有所有权、使用权等的财产具有保险利益;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对本人、配偶、子女、父母等具有保险利益。《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损失补偿原则主要适用于财产保险。该原则是指当保险事故发生使被保险人遭受损失时,保险人必须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对被保险人所受的损失进行补偿,以使其恢复到损失前的经济状况。保险人的赔偿金额不能超过被保险人所遭受的实际损失,也不能超过保险金额和保险利益。比如,一辆汽车发生事故,实际损失为5万元,保险金额为8万元,那么保险人最多赔偿5万元。《保险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险金额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超过保险价值的,超过部分无效,保险人应当退还相应的保险费。 近因原则是判断保险人是否承担保险责任的重要原则。近因是指造成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如果近因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保险人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近因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保险人就不承担赔偿责任。例如,因地震引发火灾,导致房屋受损,如果保险合同中地震属于免责范围,而火灾属于保险责任范围,那么就要判断地震和火灾哪个是近因。如果地震是近因,保险人就不承担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