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票诈骗罪的认定依据是什么?
我收到一张支票,担心是诈骗手段。我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支票诈骗罪是如何认定的呢?认定这种犯罪需要依据哪些方面呢?我希望能提前了解相关知识,避免自己陷入诈骗陷阱。
展开


支票诈骗罪是一种金融诈骗犯罪,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认定依据。 首先,要从主观方面来认定。支票诈骗罪要求犯罪人具有故意犯罪的主观心态,并且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简单来说,就是犯罪人明明知道自己使用的支票是假的或者是有问题的,还故意用它去骗取别人的财物。如果是因为疏忽或者误解而使用了有瑕疵的支票,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那就不构成此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四条规定,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构成相关犯罪,这里就强调了主观故意和非法占有的目的。 其次,从客观行为方面认定。以下几种行为可以认定构成支票诈骗罪:一是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支票而使用。比如,有人自己制造假支票,或者对真支票进行涂改等变造后拿去使用,骗取财物。二是明知是作废的支票而使用。作废的支票包括过期的、已注销的等不能再使用的支票。三是冒用他人的支票。就是未经支票所有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支票骗取财物。四是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空头支票就是支票账户里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支票金额。 最后,关于数额认定。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只有诈骗数额达到一定标准,才构成犯罪。数额较大一般指个人诈骗数额在五千元以上,单位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当然,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经济情况有所调整。如果诈骗数额未达到标准,可能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等其他规定处理。 总之,认定支票诈骗罪需要综合考虑主观故意、客观行为和诈骗数额等多个方面,依据《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