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劳动者伤残鉴定后丧失能力的依据是什么?

我在工作中受了伤,做了伤残鉴定。现在想知道,鉴定后判断我丧失了什么能力,这个是依据什么来确定的呢?我不太清楚这方面的规定,希望能了解一下相关依据,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view-more
  • #伤残鉴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劳动者伤残鉴定后判断其丧失能力的依据涉及多方面内容,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首先,在医学方面,依据是劳动者身体器官的损伤情况。比如肢体残缺、脏器功能损害等,医生会通过各种检查手段,像X光、CT、超声、实验室检验等,来明确损伤的程度和部位。这就好比给身体做一个全面的‘体检’,查看哪些地方出了问题,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 其次,功能障碍的评估也是重要依据。不同的伤残会导致不同的功能受限,例如骨折可能影响肢体的活动功能,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感觉障碍等。医生会根据专业的评估标准,对劳动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工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比如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穿衣、吃饭、行走等,如果这些能力因为伤残受到了明显限制,就会影响对丧失能力的判断。 最后,法律和政策层面也有相关规定。我国《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 - 2014)为工伤伤残鉴定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规范。该标准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将劳动能力丧失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最重)到十级(最轻)。在进行伤残鉴定时,鉴定机构会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确定劳动者丧失能力的程度和等级。此外,《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也对伤残鉴定的程序、依据等方面做出了规定,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