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扶养协议公证有哪些常识?
我打算和他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听说可以去公证,这样更保险。但我对这方面不太懂,想知道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的常识有哪些,比如公证流程、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公证有啥作用之类的,希望懂的人能给我讲讲。
展开


遗赠扶养协议公证是指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遗赠人与扶养人之间签订协议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常识。 首先,了解一下遗赠扶养协议。它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这是一种平等、有偿和互为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此类协议的订立和履行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保障了协议双方的合法权益。 接着说说公证的作用。经过公证的遗赠扶养协议具有更强的证明力。在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中,公证书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据,减少争议的发生。比如,如果扶养人按照协议履行了义务,但有人对遗赠财产的归属提出异议,公证书就能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扶养人的合法权益。 然后是公证所需材料。一般来说,当事人双方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本等。遗赠人还需要提供遗赠财产的所有权证明,像房产证、车辆行驶证等。此外,双方要共同订立的遗赠扶养协议书也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再来讲讲公证流程。第一步是申请,当事人要向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并填写公证申请表。第二步是受理,公证处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第三步是审查,公证员会对协议的内容、双方的意思表示、当事人的资格等进行全面审查。这一过程中,可能会要求当事人补充一些材料或对某些问题进行说明。第四步是出证,经过审查,认为协议真实、合法的,公证处会出具公证书。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公证虽然能增强协议的效力,但并不是遗赠扶养协议生效的必要条件。只要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实质要件,即使不公证,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不过,为了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公证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做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