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彩礼是给谁的?
我正准备结婚,双方在彩礼归属上有分歧。我想知道从古代到现在,按照法律和习俗,彩礼到底是应该给女方本人,还是女方父母,或者有其他的归属方式呢?希望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展开


彩礼,简单来说,就是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男方给予女方的聘金、聘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彩礼的归属有着不同的情况。 在古代,婚姻更多的是家族之间的事情,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彩礼一般是给女方家庭的。这背后有着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原因,在古代社会,女性出嫁后就成为男方家族的成员,很少有机会再赡养自己的父母,所以彩礼可以看作是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养育女儿的一种补偿。同时,这也是两个家族建立婚姻联盟的一种经济往来方式。从法律层面来看,古代的法律对婚姻和彩礼有明确的规定,比如《唐律疏议》等法律典籍,就规范了婚姻的缔结程序和彩礼的相关事宜,彩礼的所有权通常归女方家庭所有。 而在现代社会,情况变得更加多样化。从法律角度来讲,202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没有对彩礼的归属作出明确规定。在实践中,如果彩礼是在结婚登记前给予女方的,并且没有特别说明是给女方家庭的,一般会被认定为是对女方个人的赠与,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例如,如果男方给女方转账一笔彩礼,并明确表示是给女方本人的,那么这笔彩礼就属于女方个人。如果彩礼是在结婚登记后给予的,在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可能会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不过,如果是双方家庭之间有明确的约定,彩礼是给女方家庭的,那么就按照约定处理。比如,双方家庭在订婚仪式上明确说明彩礼是用于女方家庭改善生活等用途,那么彩礼就归女方家庭。此外,在一些地区,彩礼虽然名义上给女方家庭,但女方家庭会将彩礼作为陪嫁返还给小两口,这种情况下,彩礼实际上就成为了小两口婚后生活的启动资金,性质也会有所不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