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出口退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即出口环节免税且退还以前纳税环节的已纳税款。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出口退税主要采用“免、抵、退”税办法。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出口的这部分货物不用缴纳增值税了。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规定,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实行免抵退税办法。 “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也就是说,企业出口货物产生的进项税可以用来抵扣内销货物需要缴纳的增值税。 “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第二步,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第三步,比较当期应纳税额和当期免抵退税额的大小。如果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为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如果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且绝对值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为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为0;如果当期应纳税额为正数,则当期应退税额为0,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