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行政权是否有权对合同进行干预?

我和一家公司签了合同,履行过程中,行政部门突然介入说要干预我们的合同。我不太明白行政权到底有没有权力这么做,想知道在法律上行政权对于合同干预的界限和依据是什么,我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展开 view-more
  • #行政合同干预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行政权是否有权对合同进行干预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明确行政权和合同的基本概念。行政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权力。而合同则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从一般原则来讲,合同遵循意思自治原则。这意味着合同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权自由地决定合同的内容、相对人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保障了合同当事人的自主选择权和契约自由。在正常情况下,行政权不应随意干涉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形下,行政权是可以对合同进行干预的。例如,当合同的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时,行政权就有介入的必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现《民法典》合同编相关规定)明确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行政机关作为法律的执行和监督部门,有权对这类违法合同进行干预,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市场秩序。 另外,当合同的履行涉及到公共资源、公共服务或者公共安全等方面时,行政权也可能会介入。比如在一些涉及到公用事业的合同中,如供水、供电、供气等合同,行政机关需要确保这些公共服务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安全。如果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可能影响到公共利益,行政机关可以依法进行干预。 再者,当合同存在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可撤销情形时,虽然主要是通过当事人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但行政机关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进行监管和引导。例如,市场监管部门对于商业合同中的欺诈行为有进行查处的权力,这也是一种间接的干预方式。 总之,行政权并非绝对不能对合同进行干预,但这种干预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并且要遵循法定的程序。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行政权对合同进行干预的情况,当事人首先要了解行政机关干预的理由和依据,判断其是否合法合理。如果认为行政机关的干预行为违法,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