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诈骗后还会构成行贿罪吗
我之前托人帮忙办事,给了对方一些财物,结果后来发现自己被骗了。我现在很担心,这种情况下我会不会被认定构成行贿罪啊?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这种情况是怎么判定的。
展开


一般来说,被诈骗后不一定会构成行贿罪。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行贿罪的构成需要主观上有行贿的故意,也就是明知自己的行为是为了通过给予财物从国家工作人员那里获取不正当利益。如果是被诈骗而交付财物,没有行贿的故意,不符合行贿罪的构成要件。比如,你本来以为给了财物事情就能办成,结果发现对方是骗你的,你没有主动行贿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想法,通常不构成行贿罪。 不过,如果案件情况比较复杂,比如财物交付过程存在一些容易让人误解为行贿的情节,或者虽然被诈骗但一开始确实有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的意图等,那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证据和事实来综合判断。此外,如果财物数额较大,即便不构成行贿罪,诈骗行为也可能涉嫌其他犯罪,比如诈骗罪,相关部门会依法处理。 总之,是否构成行贿罪要根据具体案件的各种细节、证据,依据法律规定来判定。不能仅仅因为被诈骗且交付了财物就认定构成行贿罪。 相关概念: 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违法行为。 不正当利益:包括谋求违法、违规甚至抵触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相关单位做出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及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妥协或者让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