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徇私枉法罪是否能免处?

我亲戚是司法工作人员,因涉嫌徇私枉法被调查。我们都很担心他,想了解下,在法律上徇私枉法罪有没有可能免予处罚呢?具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免处呢?
展开 view-more
  • #徇私枉法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司法人员为了私利或者私情,不公正地处理案件。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这意味着,理论上徇私枉法罪存在免处的可能性,但需要满足“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这一条件。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能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呢?一般来说,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比如,徇私枉法的行为对司法公正造成的损害程度,如果只是轻微影响了某个小案件的进程,没有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可能情节相对轻微。再如,犯罪人的主观故意程度,如果只是一时的疏忽或者受到他人的轻微干扰而实施了一定的枉法行为,主观恶性较小,也可能符合情节轻微的条件。此外,犯罪人在案发后的表现也很重要,如是否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挽回损失等。如果犯罪人有自首情节,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然而,徇私枉法罪是一种严重损害司法公信力的犯罪行为,司法机关在判断是否属于“犯罪情节轻微”时会非常谨慎。因为司法公正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治秩序,不能轻易对这类犯罪免予处罚。所以,虽然法律上有免处的可能性,但在实际司法实践中,徇私枉法罪被免处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每一个案件都有其特殊性,最终是否能免处,需要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案件的事实、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