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所得税不计提可以吗?


经营所得税是否可以不计提,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经营所得税计提。经营所得税计提是指企业或个人按照税法规定,预先计算出当期应缴纳的经营所得税金额,并在会计账目中记录下来。这是一种会计处理方法,目的是准确反映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和纳税义务。 从法律规定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也就是说,纳税人有如实申报纳税的义务。 对于经营所得税,如果企业或个人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那么按照会计准则,一般是需要计提经营所得税的。因为权责发生制要求企业在收入和费用实际发生时进行确认,而不是在实际收付现金时确认。经营所得税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一项费用,在符合纳税义务发生条件时,就应该计提。 然而,如果企业或个人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且经营所得税在实际缴纳时才确认费用,那么在缴纳之前可能不需要进行计提。但即使采用收付实现制,也必须按照税法规定的申报期限和要求,如实申报并缴纳经营所得税。 如果不计提经营所得税,可能会导致会计信息不准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或个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如果未按照规定申报和缴纳税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因此,企业或个人应该根据自身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税法规定,正确处理经营所得税的计提和缴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