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可以附带刑事诉讼吗


民事案件通常不可以附带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是因为民事方面的纠纷而产生的,主要处理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并不涉及刑事犯罪,所以不存在附带刑事诉讼的情况。 不过,如果因为犯罪行为遭受了损失,是可以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是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了,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被他人故意打伤,这是犯罪行为,伤者遭受了物质损失(比如医疗费等),那么在对打人者进行刑事诉讼的过程中,伤者就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打人者赔偿相关损失。这体现了法律对于被害人权益的保护,让被害人可以在追究犯罪者刑事责任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民事赔偿。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如下:首先,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应当告知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或者其他依法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其次,在侦查、预审、审查起诉阶段,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赔偿要求且已经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记录在案的,刑事案件起诉后,人民法院应当按照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受理。侦查、起诉阶段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并已经给付,被害人又坚持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也可以受理。然后,人民法院收到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状,或者接受口头起诉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应当受理,不符合的,裁定驳回起诉。之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应当在5日内向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送达附带民事诉讼起诉状副本并根据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确定被告人提交民生答辩状的时间。接着,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案件前,应当向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和被告送达传票,通知其按期出庭。这里的被告,是指未被羁押的被告人以及刑事案件被告人之外的其他被告。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允许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被告人无正当理由不到庭的,可以实行民事拘传。再然后,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当事人在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有举证责任。最后,由公民个人或者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审理进行调解,调解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进行。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审判人员应当及时制作调解书,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调解无法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之前一方反悔的,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诉讼一并开庭审理。 相关概念: 附带民事诉讼:就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从而提起的要求被告人赔偿的民事诉讼。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 近亲属:在刑事诉讼中,近亲属一般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