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有哪些区别?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存在多方面的区别,具体如下: **诉讼目的**:刑事诉讼的目的主要是确定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应受到何种刑事处罚,也就是要解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例如,在故意杀人案件中,刑事诉讼就是要查明犯罪嫌疑人是否实施了杀人行为,以及应判处多少年有期徒刑等刑罚。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目的,除了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外,还要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比如,在上述故意杀人案件中,如果被害人有家属,家属因犯罪行为遭受了经济损失,如丧葬费、抚养费等,就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进行赔偿。 **提起诉讼的主体**:刑事诉讼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公诉(除自诉案件外),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有责任和义务对犯罪行为进行追诉。比如在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中,检察机关会依据法律和事实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刑事诉讼。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是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例如,在故意伤害案件中,被害人本人或者其家属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举证责任**:在刑事诉讼中,控方(一般是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被告人一般不承担自证无罪的责任。例如,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犯有抢劫罪,就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了抢劫行为,包括抢劫的时间、地点、手段等。而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原告方需要对自己提出的民事赔偿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比如,原告要求被告人赔偿财产损失,就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财产损失的具体数额、损失与被告人犯罪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 **适用的法律**:刑事诉讼主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刑法条文,这些法律规定了刑事诉讼的程序、证据规则、罪名和刑罚等内容。例如,在审判过程中,法庭要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开庭审理、调查证据、辩论等程序。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除了要遵循刑事诉讼法的相关程序规定外,在实体处理上还需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民事法律规范,以确定民事赔偿的范围、标准等。例如,在确定人身损害赔偿数额时,就需要参照民法典中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