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是否可以仲裁?
我和别人发生了民事纠纷,不太想走法院诉讼的流程,听说仲裁也能解决纠纷,就想问问民事纠纷是不是都能通过仲裁来处理呢?不太了解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希望得到解答。
展开


民事纠纷是否可以仲裁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要明白仲裁的概念。仲裁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它具有自愿性、专业性、灵活性等特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这意味着,在民事纠纷中,如果是涉及合同方面的纠纷,像买卖合同纠纷、租赁合同纠纷等,还有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例如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纠纷等,是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的。前提是双方要达成仲裁协议,也就是双方一致同意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处理。 不过,该法第三条也明确了不能仲裁的范围。第一类是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这些纠纷涉及到人身关系,具有很强的身份属性和伦理性质,不适宜通过仲裁来解决。第二类是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行政争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而产生的纠纷,这类纠纷有专门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解决途径,也不能通过仲裁解决。 所以,大部分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和财产权益纠纷在有仲裁协议的情况下可以仲裁,但涉及人身关系以及行政争议的民事纠纷不能仲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