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分红能解散吗,这种做法合法吗?


在探讨公司不分红能否解散以及是否合法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关键概念。公司解散,通俗来讲,就是公司这个‘组织体’不再继续经营,要结束其法律生命。它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且按照法定的程序来进行。而公司分红,是指公司将盈利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股东,这是股东投资公司获取收益的一种重要方式。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这里所说的‘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不仅仅局限于公司不分红这一种情况。它可能包括公司的决策机制失灵、股东之间存在严重冲突、公司陷入僵局等。所以,仅仅公司不分红这一个事实,并不必然能成为解散公司的理由。 不过,如果公司长期盈利却故意不分红,这种行为可能会损害股东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可以先尝试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比如,根据《公司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也就是说,股东可以要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份,从而退出公司。 如果通过协商、要求回购股权等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并且公司不分红已经导致公司经营管理出现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人民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如果确实符合法定的解散条件,就会判决公司解散。 综上所述,公司不分红本身不一定能直接导致公司解散,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看是否满足法律规定的公司解散条件。而且,股东在遇到公司不分红的情况时,应该先尝试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必要时再考虑请求法院解散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