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违约金是否能够约定高于本金?
我签了一份合同,里面约定的违约金比本金还高。我有点担心这样的约定合不合法,要是真违约了,是不是就得按这个超高的违约金赔。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合同的违约金到底能不能约定得高于本金呢?
展开


在合同中,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对于合同的违约金是否可以约定高于本金这一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这意味着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违约金的数额,包括约定违约金高于本金。所以从合同订立的层面,当事人有权利自行决定违约金的高低。 然而,当出现违约情况,涉及到违约金的实际支付时,法律有相应的调整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这里关键在于判断“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在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可能会被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如果合同约定的违约金高于本金,但违约方能够证明该违约金过分高于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实际损失,违约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适当减少违约金数额。 同时,法院或仲裁机构在调整违约金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如果违约方是恶意违约,法院可能在调整违约金时会相对保守;而如果违约是由于不可抗力等不可预见、不可避免的原因导致,法院可能会更多地倾向于降低违约金数额。 所以,合同的违约金在约定层面可以高于本金,但在实际执行时,如果违约方认为违约金过高,可以请求司法机构进行调整,最终以公平合理的原则确定违约金的具体数额。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