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件能否当作证据,其效力如何?
我手头只有一些文件的复印件,原件找不到了。现在我要处理一个纠纷,想把这些复印件当作证据提交。但我不知道复印件到底能不能作为证据,它的效力和原件比起来怎么样?心里很没底,希望有人能帮我解答。
展开


在法律领域中,复印件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但它的效力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证据的概念。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种材料。在诉讼等法律程序中,证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查明真相、作出公正裁决的依据。复印件属于传来证据,也就是经过传抄、复制等中间环节而形成的证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这表明法律是允许在一定情况下提交复印件作为证据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复印件就具有和原件同等的效力。 一般情况下,复印件的证明力相对较弱。因为复印件很容易被伪造、篡改,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较难保证。当仅有复印件而没有其他证据相佐证时,法院通常不会单独将其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如果复印件有其他证据进行佐证,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那么它的证明力会大大增强。比如,有证人证言、其他相关文件等证据与复印件相互印证,共同指向同一个事实,此时复印件就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参考。 此外,如果对方当事人对复印件的内容予以认可,那么该复印件也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对复印件所反映的事实达成了一致,法院会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表示。 综上所述,复印件可以当作证据,但效力不能一概而论。在使用复印件作为证据时,要尽量收集其他相关证据进行佐证,以提高其证明力。同时,要注意保留好获取复印件的相关线索,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进一步核实其真实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