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是否可以对财产进行约定?
我和我爱人想对我们的财产做个约定,明确一下各自的归属和使用等情况。但不太清楚在法律上夫妻能不能这样做,做了约定有没有法律效力,所以想问问夫妻是否可以对财产进行约定呢?
展开


夫妻是可以对财产进行约定的。夫妻财产约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的方式,对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婚姻关系终止时财产的清算等事项作出约定。 这种约定在我国法律上是被认可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也就是说,夫妻对财产的约定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只要该约定是夫妻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这个约定就是有效的,对夫妻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例如,夫妻双方约定婚后一方的工资收入归该方个人所有,那么在离婚时,这部分工资就不会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此外,夫妻财产约定还可以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在一些情况下,夫妻一方可能有较多的个人财产,通过约定可以明确这些财产的归属,避免在婚姻关系出现问题时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同时,对于一些夫妻共同经营的企业等财产,通过约定也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夫妻财产约定最好采用书面形式,这样可以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争议。如果是口头约定,在发生纠纷时可能难以举证证明约定的内容。而且,夫妻财产约定如果涉及到第三人利益,比如债务承担等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对第三人产生效力。总之,夫妻合理地对财产进行约定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一种行为,但要遵循法律规定的相关要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