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中的探视权可以要求法院执行吗?
我和前夫离婚时在离婚协议里约定了我对孩子的探视权,但现在他总是找各种理由不让我见孩子。我想问问,这种情况下我能不能要求法院来强制执行离婚协议里关于探视权的条款呢?
展开


在探讨离婚协议中的探视权是否可以要求法院执行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探视权的概念。探视权,也被叫做探望权,指的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依法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见面、交流等的权利。这一权利的设立,是为了保障子女能够得到来自父母双方的关爱,同时也维护了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与子女的亲情联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当双方在离婚协议中对探视权进行了约定,但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义务,拒绝另一方行使探视权时,情况就比较复杂了。虽然离婚协议是双方自愿达成的,但它本身并不具有直接的强制执行效力。也就是说,不能直接依据离婚协议要求法院强制执行探视权。 不过,我们有解决办法。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对方履行协助自己行使探视权的义务。当法院作出了有关探视权的生效判决后,如果对方仍然拒不执行,那么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法院在强制执行探视权时,并不是对子女的人身进行强制。因为子女并非执行的对象,法院主要是通过对拒不履行协助义务的一方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来促使其履行义务,保障另一方探视权的实现。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中的探视权本身不能直接要求法院执行,但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获得生效判决后,再申请强制执行。这样做,能够更好地保障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探视权,让子女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双方的关爱。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