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立案后是否还可以调解?
我遇到了一起经济纠纷,已经去法院立案了。但是现在我又觉得通过调解解决可能更好,不知道立案之后还能不能进行调解,我想了解下法律上对于这种情况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经济纠纷立案后是可以进行调解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第三方的主持下,就争议的事项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在经济纠纷案件中,调解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同时,该法第一百四十五条也明确规定,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经济纠纷立案后,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包括立案阶段、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开庭审理阶段,甚至在二审阶段,只要双方当事人自愿,都可以进行调解。法院也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积极组织调解工作。例如,在立案后,法院可能会安排专门的调解程序,由法官或人民调解员主持,引导双方就争议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 调解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对于当事人来说,调解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避免繁琐的诉讼程序。而且调解达成的协议是双方自愿协商的结果,更容易得到履行。同时,调解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双方的合作关系,减少矛盾和冲突。所以,在经济纠纷立案后,如果双方都有调解的意愿,不妨尝试通过调解来解决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