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之后会进行诉前调解吗?
我有个民事纠纷的案子已经立案了,不知道后续会不会进入诉前调解环节。我不太清楚诉前调解和立案之间的关系,也不确定立案后是否必然会进行诉前调解,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立案之后是否会进行诉前调解,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诉前调解的概念。诉前调解是指在案件进入正式诉讼程序之前,由法院或其他调解组织,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尝试达成和解协议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快速、便捷地解决纠纷,节省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也能减轻法院的审判压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这就说明调解要遵循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立案之后并不一定会进行诉前调解。有的法院会在立案后,对于一些适合调解的案件,如家事纠纷、小额债务纠纷等,会主动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愿意进行诉前调解。如果双方都同意,就会进入诉前调解程序。但如果有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那么法院就不会强制进行诉前调解,而是会按照正常的诉讼程序进行审理。 此外,不同地区的法院在立案后的处理流程也可能存在差异。有些法院可能会将诉前调解作为立案后的一个必经前置程序,而有些法院则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启动诉前调解。所以,立案之后是否会进行诉前调解,既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也和当地法院的具体做法有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