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昏迷,判决书下来后是否可以强制执行?
我打赢官司了,判决书也下来了,可被告现在处于昏迷状态。我很担心这会影响我拿到赔偿,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能不能对被告进行强制执行。我该怎么办呢?想了解下法律上对此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法律上,当判决书生效后,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启动强制执行程序的,即便被告人处于昏迷状态也不影响。强制执行,简单来说,就是法院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按照法定程序,根据执行文书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所以,从法律条文来看,只要判决书生效且被告未履行义务,原告就有权利申请强制执行。 不过,被告人昏迷这一特殊情况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一些实际问题。法院在执行时会遵循人道主义原则和相关法律规定。例如,如果被告人昏迷导致其名下财产是维持其基本医疗救治和生活必需的,法院通常不会对这些财产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用于身体缺陷所必需的辅助工具和医疗物品等不得查封、扣押、冻结。 但如果被告人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比如银行存款、闲置房产、车辆等,法院依然可以依法对这些财产进行查询、冻结、划拨、拍卖、变卖等操作,以实现原告的合法权益。所以,即便被告人昏迷,原告还是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