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少数民族是否能用本民族的语言打官司?

我是少数民族,平时交流都用本民族语言,不太会普通话。最近遇到点事可能要打官司,我担心语言不通会影响诉讼,想问问在打官司的时候,我能不能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陈述和辩论啊?
展开 view-more
  • #民族语言诉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少数民族是可以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打官司的。这背后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合理的考量。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起诉书、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也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这些法律规定赋予了少数民族公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尊重和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权利,使得少数民族公民在参与司法程序时能够更加顺畅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和观点,避免因语言障碍而导致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司法机关准确查明案件事实,公正地处理案件。因为使用当事人熟悉的语言进行诉讼,当事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司法程序和法律规定,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从而提高司法效率和司法公信力。 所以,如果少数民族公民参与打官司,完全有权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法院等司法机关有义务为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服务,以确保诉讼的顺利进行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