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还了一点钱后能解除被执行状态吗?
我是个被执行人,最近凑了点钱还了一部分欠款。现在我想知道,就因为还了这一点钱,能不能解除我的被执行状态呢?我实在是压力很大,想尽快摆脱这个状态,不知道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法律层面,被执行人偿还了一部分欠款后是否能解除被执行状态,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被执行人”这个概念。简单来说,被执行人就是在法院的判决或者裁定生效后,负有履行义务却没有履行,被法院强制执行的人。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有很多,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十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一)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二)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三)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五)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六)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七)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如果被执行人仅仅是还了一点钱,但并没有完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解除被执行状态的。因为法院的执行目的是要让被执行人全面履行义务,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只有当被执行人按照法律文书的要求,还清了全部欠款、利息、违约金等费用,或者与申请执行人达成了和解协议并且全部履行完毕,才符合解除被执行状态的条件。 不过,如果被执行人偿还部分款项后,与申请执行人进行沟通协商,申请执行人愿意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并且经过法院审查同意,那么也有可能解除相关的执行限制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执行程序的终结,被执行人仍然需要继续履行剩余的义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