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被执行人的解除条件是什么?

我有个案子,自己成了被执行人。现在生活处处受限,出行、消费都不方便。我想知道,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解除被执行人的身份呢?具体有哪些规定和要求,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被执行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被执行人是指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审判决作出后,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当被执行人满足一定条件时,是可以解除相关执行措施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十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一是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简单来说,就是你按照法院判决或裁定的要求,把该还的钱还了,该履行的义务都履行好了。比如,在债务纠纷案件中,你按时还清了欠款及利息等费用。 二是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也就是说,你和申请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经过协商达成了一个和解方案,并且你已经按照这个方案履行完自己的义务。例如,双方约定分阶段还款,你按照约定的时间和金额全部还清了。 三是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这需要申请执行人主动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并且经过法院的审查认为可以删除才行。 四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会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去查询你的财产情况,如果多次查询都没发现你有可以执行的财产,而且也没有人能提供新的财产线索,这种情况下也可能会删除失信信息。 五是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如果案件进入了审判监督程序,也就是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发现可能存在错误,要重新进行审查;或者进入了破产程序,法院会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这种情况下也会有相应的处理。 六是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当法院经过审查,认为执行依据本身存在问题,不符合执行条件,裁定不予执行时,失信信息也会被处理。 七是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比如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法定的终结执行的情形,像申请人撤销申请、被执行人死亡且无遗产可供执行等,法院裁定终结执行,失信信息也会按规定处理。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