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立案后能撤诉吗,相关规定有哪些?
我之前被人诈骗了,就去报了案,现在案子已经立案了。可后来对方家属找到我,希望我能放过他,并且愿意赔偿我的损失。我现在也有点心软了,想知道诈骗立案之后我还能不能撤诉啊,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呢?
展开


在探讨诈骗立案后能否撤诉以及相关规定之前,我们先了解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而刑事诉讼中的公诉案件,是指由各级检察机关依照法律相关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诈骗案件属于公诉案件。这意味着一旦公安机关对诈骗案件立案,案件就进入了刑事诉讼程序,这个程序是由国家公权力来主导的,被害人通常没有直接决定撤诉的权利。因为这类犯罪行为不仅侵害了被害人的个人权益,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共秩序和法律尊严,所以不能仅依据被害人的意愿而随意撤销案件。 不过,被害人的态度在整个司法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被害人愿意原谅犯罪嫌疑人,并出具谅解书,司法机关在量刑时会将此作为一个从轻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例如,犯罪嫌疑人积极退赃、退赔,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法院在判决时可能会酌情从轻判处刑罚。但这并不等同于可以撤诉,只是在量刑方面有所体现。 只有在极少数法定情形下,案件才会被撤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而诈骗案件通常不符合上述除第一种以外的其他情形,若要以第一种情形撤销案件,需要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的事实和证据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