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罪但自首退赃表现良好的是否可以定罪免诉?
我家里有人犯了事,他有自首行为,还把赃物都退还了,在整个过程中表现也挺好。我们就想知道,像他这种有罪但是有自首、退赃且表现良好情况的,在法律上能不能定罪免诉啊?
展开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有罪但自首退赃且表现良好的情况,是存在定罪免诉的可能性的,但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自首,就是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简单来说,就是主动向有关部门承认自己干了坏事,并且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退赃,就是把通过犯罪手段获得的财物还给被害人或者相关部门。表现良好一般指在案件侦查、审查起诉过程中,遵守规定,积极配合调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了几种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虽然这与定罪免诉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但有一定关联。同时,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从刑法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如果犯罪嫌疑人自首并且积极退赃,表现良好,这些情节都可以作为判断犯罪情节是否轻微的依据。 例如,一些犯罪金额较小、危害后果较轻的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有自首、退赃等表现,司法机关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认为其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就有可能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就是实现了“定罪免诉”的效果。 不过,并不是所有自首退赃表现良好的情况都能定罪免诉。如果犯罪行为本身性质恶劣、危害后果严重,即使有这些从轻情节,也不一定能免除起诉。司法机关会全面考量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法作出公正的决定。所以,最终是否能定罪免诉,要结合具体案件由司法机关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