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的在先使用行为违法能否得到保护?
我有个商标在先使用了,但后来发现之前使用的时候有些行为可能违法了,现在很担心这个商标还能不能受到保护,想了解下法律上对于这种商标在先使用行为违法的情况,到底能不能给予保护呢?
展开


在探讨商标的在先使用行为违法能否得到保护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商标在先使用的概念。商标在先使用,指的是在他人注册商标申请日之前,就已经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商标使用者对该商标的实际投入和市场培育。 我国《商标法》规定了商标在先使用人的一定权益。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九条第三款,商标注册人申请商标注册前,他人已经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先于商标注册人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该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该商标,但可以要求其附加适当区别标识。这表明,如果在先使用行为合法且商标具有一定影响,是可以在原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的。 然而,当在先使用行为违法时,情况就不同了。法律强调合法性是权益受到保护的前提。如果在先使用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比如侵犯了他人的其他知识产权、违反了市场竞争规则等,那么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不被法律所认可的。从法律逻辑上来说,一个违法的行为不能因其在先实施就获得保护。因为法律的目的是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秩序,如果对违法的在先使用行为予以保护,会破坏这种秩序,也会损害其他合法权利人的利益。 例如,如果在先使用的商标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相关设计元素,或者在使用过程中进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那么在面对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或者其他合法权利人的主张时,这种在先使用行为就难以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护。所以,一般情况下,商标的在先使用行为违法是不能得到保护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