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后是否可以走刑事诉讼?
我之前和公司有劳动纠纷,已经申请了劳动仲裁。现在发现公司可能存在一些严重违法的行为,感觉已经触及到刑事犯罪了。我就想问问,在劳动仲裁之后,我还能不能再去走刑事诉讼程序呢?
展开


劳动仲裁和刑事诉讼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程序,劳动仲裁后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走刑事诉讼的。下面来详细解释。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这两个程序的基本概念。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它主要处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权利和义务方面的争议,比如工资拖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问题。这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常见途径,具有便捷、高效等特点。而刑事诉讼则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针对犯罪行为进行的法律追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在劳动纠纷中,如果在劳动仲裁过程中或者仲裁后,发现用人单位或相关人员存在犯罪行为,如恶意欠薪达到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标准,或者存在合同诈骗等行为,劳动者是可以向司法机关报案,启动刑事诉讼程序的。不过,要启动刑事诉讼,需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就会立案侦查,进而开展后续的刑事诉讼程序。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仲裁和刑事诉讼是相互独立的程序,劳动仲裁解决的是劳动争议问题,而刑事诉讼解决的是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问题。二者并不冲突,只要符合相应的条件,都可以依法进行。总之,劳动仲裁后若发现犯罪行为,在有证据的情况下,是能够走刑事诉讼程序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