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本地医院做手术医保可以报销吗?


在非本地医院做手术,医保通常是可以报销的,但这其中涉及诸多方面的规定和流程。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首先,医保异地报销分为几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长期异地就医,比如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迁户籍到当地、长期在异地工作等。这种情况下,参保人需要先在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例,根据《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参保人员可以通过线上平台、电话或者到医保经办机构窗口等方式进行备案。备案成功后,在异地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就可以享受和本地就医类似的直接结算待遇,也就是在出院结算时,直接报销应报销的部分,参保人只需支付个人自付的费用。 另一种情况是临时异地就医,比如因出差、旅游等在异地突发疾病需要做手术。这种情况下,有些地区要求参保人事后携带相关的病历资料、费用清单、发票等回到参保地进行手工报销。不过,现在很多地方也支持通过线上渠道上传资料进行报销申请。一般来说,临时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可能会比本地就医低一些。这是因为医保政策鼓励参保人在本地就医,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转诊转院就医。如果参保人在本地医院因医疗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手术治疗,需要转到异地的上级医院。这种情况下,需要本地医院开具转诊转院证明。参保人凭此证明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相关手续后,在异地指定的医疗机构就医也可以进行报销。如果没有办理转诊转院手续,可能会影响报销比例,甚至有的地区可能不予报销。 在报销范围方面,医保报销遵循“三目录”规定,即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只有在这些目录范围内的费用,医保才会按规定进行报销。对于一些不在目录内的药品、诊疗项目等费用,需要参保人自行承担。 此外,不同地区的医保政策存在差异。有些地区的医保报销政策比较宽松,对异地就医的限制较少;而有些地区可能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参保人在异地就医前,最好向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咨询具体的政策和流程,以便顺利进行报销。同时,在就医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票据和病历资料,避免因资料不全影响报销。总之,不是本地医院做手术医保大多可以报销,但要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