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可以不进行伤残鉴定吗?
我遭遇了医疗事故,身体受到了伤害。现在在考虑后续处理的问题,不知道医疗事故是不是一定要做伤残鉴定,不做的话对我维权会不会有影响,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可不可以不做伤残鉴定。
展开


在医疗事故中,是否进行伤残鉴定是可以自主选择的,并不存在强制要求必须鉴定伤残。伤残鉴定,简单来说,就是确定因医疗事故导致患者身体受到伤害后,伤残的程度。比如患者因为医疗事故失去了部分劳动能力,通过伤残鉴定就能确定这个劳动能力丧失的具体程度。 从法律依据来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以及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来确定具体赔偿数额。这里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以伤残鉴定结果作为赔偿的唯一依据。 如果不进行伤残鉴定,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可行的。例如,医疗事故的损害比较轻微,明显未达到伤残程度,双方可以就实际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进行协商赔偿。但不进行伤残鉴定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果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可能涉及伤残,而不进行鉴定,那么就无法确定伤残等级对应的赔偿项目和金额,如伤残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可能会导致患者获得的赔偿不充分,不能全面弥补其因医疗事故遭受的损失。所以,是否进行伤残鉴定,患者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后做出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