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可以随时提出吗?
精神损害赔偿并不是可以随时提出的。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精神损害赔偿这个概念。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权或者是某些财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者财产利益受到损害并遭到精神痛苦时,受害人本人、本人死亡后其近亲属有权要求侵权人给予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制度。
从法律规定方面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这就意味着,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也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也就是说,当你知道自己因为侵权行为遭受了精神损害,并且知道侵权人是谁时,你需要在三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对方可能会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法院在查明没有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等法定情形后,可能不会支持你的诉求。
例如,你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伤,同时精神上也遭受了很大的痛苦。从你知道自己因为这次事故受到精神损害,并且确定了责任方时起,三年的诉讼时效就开始计算了。如果你在三年之后才向法院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那么对方一旦提出诉讼时 效抗辩,你就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在某些侵权行为处于持续状态的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可能会从侵权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而且,如果存在不可抗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等导致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诉讼时效可能会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另外,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形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所以,精神损害赔偿不可以随时提出,要受到诉讼时效等法律规定的限制。在遭遇侵权行为导致精神损害后,应及时了解自己的权利,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诈骗1万元能否判缓刑,会判多少年?
万紫巷拆迁如何补偿?
精神病鉴定准确吗?
试用期辞退要赔偿几个月工资?
企业契税滞纳金从哪天开始计算?
因考学户口迁出农村,农村住房是否可以确权?
可以同时拥有多张永居卡吗?
朋友拿我的执照做电商是否违法?
注册登记需要实名认证吗?
演唱会身份证填错了该怎么办?
转账记录抓嫖会怎么通知?
车辆状态显示查封该如何解除?
已故未销户是否能开无犯罪记录证明?
偷盗超过一万元会怎么判刑?
强制拆迁是否会构成犯罪?
缓刑期间可以坐飞机出行吗?
组织领导非法传销罪如何量刑和判刑?
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哪些部分?
企业遇到拆迁时停产停业损失怎么补偿?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